艙位缺口高達35%!東南亞海運費即將迎來一波大漲。最近,東南亞幾個港口接連出現了塞港情況:
馬來西亞巴生港(PortKlang)的擁堵率比正常高14.5%;丹絨柏樂巴斯港(TanjungPelepas)的擁堵率比平常高29.9%;雅加達的集裝箱樞紐丹戎不碌港(TanjungPriok)比正常高6.7%;馬尼拉的擁堵率也增長6.5%。而且船期混亂,船公司無理由延期等現象加劇。
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小船都在進行線路投標,被菲律賓和日本線路中標了,所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航線要拿船,就只能高價從菲律賓和日本線路上調船,這種風波直接導致東南亞航線價格彪升,重演去年歐美線路的狀況。
因船只短缺,各方貨代紛紛宣布緊急漲價,平均漲幅為100元/立方。此前因原材料漲價,賣家成本已近翻倍。此次新一輪物流大漲價,對東南亞賣家的影響不言而喻。
在此次漲價潮中,新加坡海運為受災最重的線路,其次馬來西亞、泰國海運也有受到漲價潮影響。近期業內刷屏的泰國線漲價原因:
東南亞泰國線:TRX、CV6撤掉,市場艙位少了900T;CUL撤了一條船,艙位少了500T;PIL和RCL兩條船經常不來,艙位少了300T;
以上合計1700T;市場原本艙位5000,減少到3300。
碼頭塞港4天,原來14天一個來回,變成18天,運力減少22%變成2574Teus每周。市場貨量正常3500Teus,現在旺季4K每周,缺口1400Teus,占比35%,因為貨物積壓比率不斷上升。對于目前市場出貨建議:不論市場最早價是多少,本周能走就走,因為本周的最高價就是下周的最低價。
目前,一柜難求也已經開始出現在一些東南亞港口,不僅要搶艙位,還得搶箱子。而來自船公司的最新漲價通知顯示,東南亞運費暴漲,不是空穴來風!
在加州港口嚴重擁堵影響船公司航行計劃后,萬海航運已開始將其亞洲-美國西海岸航線的船舶改道,轉向其核心的亞洲內部航線。萬海總經理Tommy Hsieh在宣布前9個月財務業績時表示,由于年底是亞洲內部貨物運輸的旺季,通過將運力從美國西海岸轉移到亞洲內部航線,可能會使利潤最大化。
Tommy Hsieh表示,船舶要在洛杉磯和長灘港等待28天才能靠泊,這種情況即使到明年初也不太可能改善。“擁堵非常嚴重,以至于我們不再能夠提供可靠的船期安排,因此我們正在逐步撤回一些船舶,并將它們投入我們的亞洲內部航線,以抓住向印度和越南發貨的高峰期。”Tommy Hsieh說道。
此文關鍵詞 東南亞海運費 東南亞海運費即將迎來一波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