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4日全面恢復生產以來,鹽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7月24日,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74萬標箱,為2020年日平均吞吐量的129.6%。
吞吐量提升的背后,離不開鹽田港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
7月5日,一批88.62噸桶裝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運抵鹽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集裝箱從進閘到完成吊裝上船,整個過程僅用了2個小時。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陳經理表示:“速度更快了!要放在以前,整個過程起碼要兩到三天時間。”
多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的推出,為進出口貨物通關按下“快捷鍵”。
據了解,目前鹽田地區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監管證件,由86種縮減為41種,實現16種出口原產地證書全流程線上辦理;通關模式方面,則可以提供“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集中申報”等多種“申報菜單”,方便企業自主選擇;針對生鮮食品、緊急料件等對通關時效要求較高的貨物,實行“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通關時間壓縮50%以上。
不僅貨物通關時間更快,貨車進閘時間也大幅縮短。
以前,貨車春節高峰出高速到進閘最長14個小時,現在只需要30分鐘。“5.21疫情”暴發后,在鹽田區多部門的推動下,鹽田港推行“預約進港制”,并逐步成為長效機制,破解了多年來港區周邊的擁堵痼疾。
為了解決碼頭暫停出口重柜入閘,導致出口重柜無法運抵裝船的難題,鹽田港還加強與海關的溝通協調,促進優化了港區通關環境,以保障港區生產高效運行。
海關大力發揮“惠鹽組合港”和“海鐵聯運”優勢,加快港口間船舶、集裝箱調撥,支持企業進出口貨物在惠州港和平鹽鐵路啟運,辦理交還柜及海關通關、查驗手續,再到鹽田港接駁國際航行船舶。
目前,已有超過500個出口重柜,通過該模式順利裝船出口。
鹽田港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單體吞吐量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之一,承擔著廣東省超過1/3的外貿進出口,是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主通道、全球海運物流網絡的“中樞神經”。
據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鹽田國際共新增國際航線超過20條,7月還將新增3條,國際航線密度再度升級。每周有超過100條航線輻射全球,同時結合駁船支線、海鐵聯運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具彈性的運輸選擇。
此文關鍵詞 鹽田港 鹽田港日吞吐量近5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