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當地時間17日,世貿組織(WTO)公布有利于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重要裁決,判定印度對于關鍵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產品征收關稅的行為非法。具體來說,在WTO的評審組判決中,WTO支持了歐盟對印度的全部訴求,并確認印度對某些ICT產品(例如手機)征收高達20%的關稅不符其對WTO的承諾,所以是非法的。
自2014年起,印度逐步對手機、手機零部件、有線電話聽筒、基站、靜態轉換器或電線電纜等產品征收最高可達20%的關稅。歐盟方面認為,這些關稅直接違背了WTO規則,因為印度有義務根據其WTO承諾對此類產品實行零關稅。
2019年,歐盟和同樣受影響的日本等方在WTO對此進行了提告。2023年4月17日,WTO專家組公布了上述初裁報告,判定印度上述關稅與其WTO義務不符合。專家組在文件中確認,印度在本案所提出的任何理由都無法證明印度的關稅是合理的。
印度不能援引信息和技術協定(ITA)來掩蓋其在WTO框架內做出的承諾,也不能將零關稅承諾僅僅限制在做出該承諾時存在的產品上,也不能把處于相同關稅之下的更新的技術產品線全部排除掉。
專家組還確定,在確定印度的關稅承諾時,WTO方面沒有做錯(包括更新關稅細目術語時),并拒絕審查印度要求糾正其關稅承諾的請求。專家組解釋道,此類變更需要在WTO成員之間進行談判。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說道:“歡迎WTO專家組的裁決,同時也希望印度迅速采取行動撤消所有非法關稅,印度是歐盟的重要貿易伙伴,雖然我們的貿易和投資流量仍低于其潛力。”“印度嚴格遵守其入世承諾會向歐洲企業發出1個清晰和積極的信號,即印度提供了一個開放、可預測和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他表示,“在我們正在與印度談判一項雄心勃勃的貿易協議之際,這一點更為重要。”
先前,中國、歐盟和其他十多個WTO成員聯合發表部長聲明,決定在WTO建立“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MPIA)”。簡單而言,該安排將在上訴機構停擺期間,利用WTO《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第25條規定的仲裁程序,審理各參加方提起上訴的爭端案件。其原因在于,爭端解決機制是WTO的核心功能之一,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上訴機構是專門審理上訴案件的常設機構,是爭端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個別WTO成員持續阻撓上訴機構成員遴選,上訴機構自2019年12月11日起陷入停擺。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MPIA是能夠解決WTO爭端的替代性權宜之計,該機制以WTO協定為基礎,由中國、歐盟等主要合作伙伴建立,在使用過程中,等待改革后的WTO爭端解決系統能夠恢復。進入到2023年以來,上訴機構停擺情況并無改善,另外有成員方開始積極使用上訴機構二審癱瘓這一現實進行無效上訴。
此文關鍵詞 WTO WTO裁定印度高額進口關稅不合法 MPIA